我认真观看了今年的四节观评课课例, 这四节课各有其精彩之处,各有值得学习之处,每堂课我都仔细倾听,认真分析,虚心吸纳,同时也在深刻思索: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?叶澜教授在《一堂好课有哪些基本要求》中提到,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,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,分别是有意义、有效率、生成性、常态性、有待完善。对照叶教授提出的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,结合本次四节观课课例,回忆我任教以来听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,我欣喜的发现,我找到了一堂最精彩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,也是让我感触最多、收获最大的一堂课。那就是徐兆军老师的《做情绪的舵手》。
一是教师理念新颖科学,选题有针对性,目标设计合理,符合有意义的标准。
从整堂课渗透的教师理念看,徐老师有深厚的专业素养,她不仅精确把握高中生的心理特点,同时精准把握情绪的科学理念,从而能够引导学生“进来以前和出去时候有明显变化”。从选题看,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,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有特殊的情绪表现,情绪波动大,自控力差。另外,高中学生面临高考,学业压力大,课业任务繁重,竞争激烈,父母和老师的期望过高,使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。而学校和家庭因为过度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,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教育,难以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,使得学生容易出现一系列情绪问题。因此,对学生进行情绪引导和教育,帮助学生学会我的情绪我做主,作情绪的舵手是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。所以,徐老师的选题非常有针对性。从目标设计看,徐老师真正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出发,为正处于情绪发展关键期的高中生量身定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:恰当表达情绪,积极接纳情绪,合理调适情绪。而且 ,注重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,同时重难点突出,设计科学合理。
二是从教学过程看,徐老师的这堂课整堂课就是一节生成性课、常态性课,少有作课的痕迹。
上课伊始,徐老师从询问学生对周一上课的情绪体验入手,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情绪,随后,徐老师通过让学生画情绪七色花来进一步表达情绪,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,才能保持内心的相对和谐。然后以系统排列为理论指导,用寻找情绪代言人的方式,引导学生找出各种情绪的积极意义,体验“接纳情绪,合理调控,才会让情绪之花多彩绽放”。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,徐老师灵活运用活动与体验的方式,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,又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。整堂课围绕情绪表达、接纳情绪、调控情绪层层展开,环环相扣,过程流畅、结构清晰,语言准确、生动、富有激情和启迪性,教态亲切和蔼。更为重要的是,具体的情绪调控措施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,而是学生在活动与体验中自己归纳总结出的,符合一堂好课生成性、常态性的要求。
三,从教学效果看,本节课通过营造安全、尊重、相互支持的团体氛围,运用灵活新颖的教学策略与方法,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,高涨的学习热情,不仅有效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,而且能真正引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调控自己的情绪的热情,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,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,并各有收获。
当然,常态性的课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。本节课也存在改进的空间,比如:在寻找情绪代言人的环节,因为时间有限,不可能让更多同学去深刻体验,如果能在第一组集中展示后,引导学生分组体验可能效果更好;最后的“寄语”环节,可以给更多的学生表达的机会,让学生更多的与压力对话,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等等。
其实,一堂好课本就是有待完善的课,这样的课才是真实的课,有价值的课。能听到这样一节精彩的常态课,何其幸哉!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