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梦帆

春天永远在心里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(转载自《班主任》)老师,请不要把我放在未来  

2017-04-21 09:57:50|  分类: 心理咨询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[案例陈述]

今天,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孩悄悄来到我办公室,一脸无奈地说:“老师,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?”我赶紧放下书,说:“当然可以,请坐,非常感谢你对我的信任。”

“老师,我想不明白,为什么所有人都非要把我放在未来?”他一坐下来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。原来,从小到大,他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为他做,为他谋划,他从未受过什么委屈与不如意,但最近他遇到了一件非常苦恼的事:他在向他非常喜欢的女同学表白时,被对方严厉地回绝了。他感觉自己无法面对被拒绝这件事,在与班主任及家长交流的过程中,所有人都对他说现在谈感情太早,如果放一放等将来再谈,就会像酒一样更香。他说老师和家长说的都非常对,也非常正确,但他不能接受的是,他们说如果他喜欢对方就现在努力,将来有成就的时候再去追她,成功率会更大一些。他问:“老师,您说如果我现在努力,将来我一定会成功吗?我怎么感觉自己一直都生活在未来里。老师,我感觉好累,我非常想改变但不知道该怎么做,请您帮帮我吧……”

[辅导过程]

看着眼前这个大男孩急切的目光,我并没有急着与他讨论未来是什么,也没有告诉他该如何做,而是与他讨论该如何看待父母与师长的劝告。

他说:“他们说的都很对,我也知道他们是为我好,但一个人如果一直这样期盼下去,万一有一天事与愿违怎么办?我感觉自己一直都生活在家人所安排的未来里。上幼儿园的时候,我就盼望着长大上小学,因为父母告诉我,长大后,一些以前不能做的事情就可以做了;但我上了小学以后发现并不是这样,于是父母与老师就告诉我等上中学就好了,可上了初中与高中之后,我发现自己又被骗了;现在他们又告诉我上大学就好了。老师,我真的感觉自己很迷惘,也很累,不知道自己该听谁的,该如何做,我真的不想这样下去了……”

在他滔滔不绝地诉说了自己的苦恼之后,我问他“那你打算如何改变呢?”

他一怔,有点失望地看着我说:“老师,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改变才来找您咨询的啊。”

 我说: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想改变自己,但有些人会用心去思考、去谋划改变的方法,而有些人只会坐在家里发愁、苦闷、抱怨,你说我们应该向哪些人学习呢?”

他一听就说:“当然要向前一部分人学习,老师我知道您的意思了,我会努力思考的。现在我也非常希望您能给我一些指导,让我更好地思考与谋划。”

我说:“你是一个非常聪明、悟性非常高的学生,相信在你认真的谋划下你会很快走出苦恼的。在这里老师只想告诉你:人一定要活在当下。活在当下,就是要放下负担,快乐地生活在此时此刻,对未来会发生什么不去作无谓的想象与担心,同时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也不要无谓地懊恼与计较……”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。

我接着说:“希望你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真正运用我们所讨论的这些内容,同时我也想给你几条建议,不知你是否乐意接受?”

他说:“老师,谢谢您,我非常乐意。”

我说:“许多事情并不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就一定会实现的,尤其是未来的事情更是这样,所以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把握住现在能把握住的东西。那如何才能把握当下呢?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第一,想一想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容易实现的事情有哪些;第二,把这些事情进行排序,将那些非常急也非常重要的事情排在前面;第三,如果有些事情非常急也非常重要,而以现在的条件还无法做到,那不防先把这件事放一放,思考一下这件事在哪件事情实现之后才能完成,然后把这件事放在那件事之后;第四,每天对这些事情进行反思与更新。”他把我的建议认真记下,表示自己回去后一定努力实践。

这次咨询之后,他又来了三次,每次都是以他提问我回答的方式展开交流,每次他都会与我讨论他的重要事件、当下应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做等。一个月后,他终于走出了心理困境,找到了成长目标。他在咨询结束时说:“老师,所有老师和家长都把我放在未来,给我一个不可知的世界,只有您没有把我放在未来,让我把握当下,让我学会了如何真正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件,学会了选择与暂时的放弃,真的非常感谢您。”

[反思总结]

通过与这名学生的交流,我突然明白了一个我们大家都在强调却又容易忽视的问题:我们都强调应该活在当下,把握当下,但我们在教育孩子时,却往往把他们放在了未来。回想一下,我们是不是也像这位学生的父母、老师一样,在孩子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,说“现在吃得苦中苦,将来方为人上人”“你现在苦点累点又算什么,将来肯定会成功的”之类的话?这些话表面上好像对孩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,会让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向某个目标做出积极的努力,但我们却不知道,我们在给孩子期望的同时,也在他们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埋下了隐患。未来是不可预知的,谁敢保证孩子在努力了、期望了之后,都会达到或实现他们所期望的呢?如果孩子的期待最终落空,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孩子的质问与失望呢?

因此,在这里我想跟所有教育者说一句,大家在运用期望效应时,一定要小心,不要让学生感觉你把他放在了未来,让他们对未知世界产生恐慌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教会孩子面对现在,把握当下。痛苦来自过去,忧虑来自未来,只有学会把握当下,每时每刻做的都是当时当刻能做到的事,他们才能活得充实与快乐。这一刻充实快乐了,下一刻也一定是充实快乐的,而这样的人生不正是我们大家所期望的吗?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14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