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梦帆

春天永远在心里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少年期(50)自驾东都行:从白马到少林——佛教的中国化足迹  

2013-10-24 23:07:46|  分类: 与子同行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少年期(50)从白马到少林——佛教的中国化足迹 - 梦帆 - 杨东云的博客

 2013年8月16日

到洛阳的第一站,我们先去了白马寺,最后一天去少林。从白马寺走到少林寺,听着一个个佛教故事,我们在林林总总的佛殿中穿梭、感悟。告别少林时,遥望少林寺山门前小山禅师高大的雕像,我突然感受到佛教的中国化足迹。

白马寺建于东汉明帝时期,原是汉明帝读书之所,后赐给不远万里前来传教的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,为纪念驮经的白马,改名为白马寺,白马寺由此成为中国第一所皇家佛教寺院。来到中国后,两位高僧开始在白马寺翻译佛经,广传佛法,佛教在中国逐渐发扬光大,佛家所宣扬的诸如无欲无求、悲天悯人、戒嗔戒颠戒杀生等朴素观点逐渐为许多人接受。个别志存高远的佛家弟子对佛教文化的发祥地充满敬仰,同时也想更深刻更全面的学习佛法,于是开始了取经之路,如南北朝时的法显和尚、唐朝的玄奘法师。印度的佛家弟子也被华夏中国这片神奇的东方土地所吸引,自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,不少有德高僧继续到中国弘扬佛法,其中就有佛祖释迦摩尼第28代传人达摩,也就是后来中国的禅宗第一人,少林寺的开山鼻祖——达摩祖师。

认识少林,是在电影少林寺中,在那里,我知道了13棍僧救唐王的故事;了解少林,是在金庸的小说中,在那里,我感受到的是作为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,少林寺惩恶扬善、教化人心的正义精神。看见少林,则是在今天。但我一直心存疑惑,佛家不是要戒杀生么?不是“打我左脸,我把右脸也给你么”?这些思想似乎在少林寺里有了变化,为什么呢?在少林寺里,看到儒释道一体的标志,看到立雪厅,我似乎明白了,少林寺实现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。

其实,从二祖起,佛教就逐渐由了中国化气息。二祖断臂求学,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,这种精神,其实就是儒家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”思想的变形。及至后来,伴随着中华文化的长期滋养,中国的佛教开始重民族大义,慈悲有限。放下屠刀者可以立地成佛,不放屠刀则必须惩恶扬善。正是有了这种精神,才有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,才有了小山禅师带领武僧抗倭的事迹,才有了一代代僧兵保家卫国救百姓的可歌可泣的事实,才是少林寺为一代代国人所敬仰。

我们不是佛家弟子,但是,站在少林寺门前,我们不禁深鞠一躬,因为你是“护国少林”!

少年期(50)从白马到少林——佛教的中国化足迹 - 梦帆 - 杨东云的博客

 

少年期(50)从白马到少林——佛教的中国化足迹 - 梦帆 - 杨东云的博客

 


 

少年期(50)从白马到少林——佛教的中国化足迹 - 梦帆 - 杨东云的博客


少年期(50)从白马到少林——佛教的中国化足迹 - 梦帆 - 杨东云的博客

 少年期(50)从白马到少林——佛教的中国化足迹 - 梦帆 - 杨东云的博客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23)| 评论(1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