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29日
前几天听朋友介绍,肥城在白云山新建了思想道德教育基地,名叫“德园”,到网上一搜,果然找到了,据介绍,它浓缩了肥城的历史文化,拓展了桃乡文化内涵,体现了德文化从古代的“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”到今天的“八荣八耻”的历史演变过程。我一直很好奇,不知德园具体是什么样的?是否真正体现了德的内涵?能否起到预期的道德教育目的?
于是,我们改变原定的周末“暴走泰安计划”,改为 “暴走德园”,去实地参观我市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。之所以选择暴走,其实也是实际践行德文化的内涵,因为道德形成过程包括道德认识、道德情感、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环节,道德意志即明确到的目标后克服种种障碍朝目标努力的倾向,即坚持性,坚持性是道德形成过程的重要一环。
吃过午饭,我们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,就朝十几里地以外的目的地进发了。作为小记者,浩然挎上相机,作了一次全程专职摄影。
德园坐落在白云山的一个山坳里,站在德园上方的山坡上往下看,整个德园呈帆船样式,意味着中国传统的道德之舟承载着华夏文明行进在历史的长河里。德园以“孔子问道左丘明”的巨型雕塑为中心,周围环绕着以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耻”为核心的石刻传统图画故事和文字解读,如有子论理、曾子杀猪、焚劵市义、立木为信、田忌赛马、卧冰求鲤、精忠报国等,雕塑右前方是肥城名士群雕,古有左丘明、有子、范蠡、张志存、尹廷、李邦珍、唐仲冕、宋焘、肖大亨,近现代有朱霄、马继孔、徐麟村、赵继兰、田纪云、阴法唐、杨正堂、李鹤年、曲格平、欧阳中石、赵丹、张瑜,一个个为人敬仰的肥城名人雅士令我们自豪不已。浩然手拿相机,把他们一一拍摄下来。德园左侧是肥城的教师墙,它所展示的是在肥城从事教育事业取得卓越成就的教师留下的墨宝,也是教师们的座右铭。身为教师,站在这里,一种深深的使命感油然而生。整个德园设计给人强烈的思想冲击,让每个参观者直观形象的看到中华传统道德传承的脉络。
再次站在德园上方的山坡上,俯视着用绿色植被拼成的“礼义廉耻”四个大字,浩然归纳了今天的收获:“这里的一幅幅图画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,那就是要懂礼仪,讲诚信,爱祖国,敬父母,当然还要廉洁奉公,不做可耻的事,更要勿忘国耻。”道德需要借助各种方式传承,这是提高道德认识的重要手段,否则孩子怎能全面了解这一点?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的目的不也在于此吗?
孔子曾说:“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仁者必有勇,勇者不必有仁。”道德是文明社会的根基,我们的社会,如果人人能遵利守义,守廉知耻,我泱泱中华将是怎样一副大同局面!
评论